您的位置:首页 > 廉政书画
古诗文中的“穿越”
作者: 来源: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发布时间:2017-10-13 00:49:12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越”的先锋,他们屡屡在诗文中进入不可能进入的时空。让我们一起回到唐朝,看看唐代诗人们是如何玩转“穿越”的。

  唐代诗人最喜欢穿越到汉朝,他们的诗词,尤其是边塞诗词,常常会把时间背景转换为秦汉: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王昌龄)

  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使至塞上》王维)

  ……  

  有时,他们甚至会和汉朝的英雄人物对话: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燕歌行》高适)

  汉朝频选将,应拜霍嫖姚。(《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杜甫)

  愿将班固笔,书颂勒燕然。(《送张相公出征》杨夔)

  ……

  他们为何如此钟情汉朝,屡屡在诗作中“穿越”回去呢?

  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唐代诗歌兴盛,题材日渐广阔,然而边塞战争却不断,不少百姓饱受战争之苦,因此相较以往朝代,唐代出现了一大批心怀家国天下的爱国诗人。他们从身边琐事和个人小圈子里跳出来,从忧伤的离别、隐居的闲适、写景的惬意中走出来,关注社会现实,关注人民疾苦、民族命运和国家前途。他们从戎而不投笔,不仅让唐代成为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甚至走上军旅之路,跃马扬鞭亲赴边塞,以冀为民族和国家出力。王维说:“岂学书生辈,窗间老一经”,孟浩然高唱:“一闻边烽动,万里忽争先”,“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杨炯说:“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直接抒发了从戎书生保家卫国的壮志。他们把自己融入时代,生命随着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让唐代诗人们满怀家国情怀,但是这种情怀的延续需要更深层力量的支撑——于是,诗人们便开始从历史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这样,汉代的军伍英雄便非常自然地成为了他们的一种精神动力。

  为什么选择汉代呢?一是因为汉与唐有着相似的时代形势和边塞状况:国势强盛,疆域辽阔,都定都长安,同时又都面临着外在的威胁,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几百年前发生在相同地域的战事以及那些叱咤风云的汉代英雄。比如高适在《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诗中回忆他在北游蓟门时说:“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看到武威的汉军营垒遗迹,也引发联想:“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岑参在登北庭北楼时亦感慨:“尝读《西域传》,汉家得轮台”。

  更重要的是,汉朝军队的英勇让唐代诗人心生景仰。卫青、霍去病、李广、张骞、马援、班超等雄姿英发、战功卓著的英雄,是人们心中的榜样。李昂说:“匈奴未灭不言家,驱逐行行边徼赊”,刘希夷大呼:“平生怀仗剑,慷慨即投笔”,骆宾王在《宿温城望军营》说:“投笔怀班业,临戎想顾勋。还应雪汉耻,持此报明君。”……唐代紧张危急的边塞形势,使诗人们忧虑万分,他们渴盼威震边塞、体恤士兵的汉代英雄似的将军再现。因此,诗人们在诗作中频频“穿越”,也就不足为奇了。  

  让唐代诗人们如此景仰的汉代英雄究竟有怎样的优秀品质呢?

  飞将军李广率兵北击匈奴,与士兵同甘共苦,战时身先士卒,《史记·李将军列传》记:“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霍去病在得胜归来后,坚决不受奖励,并发出“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迈之声;班超投笔从戎,立功西域,年老思归时,“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马援为国尽忠,大半生都在战场上度过,凯旋后对自己功薄赏厚深感不安,认为:“方今匈奴、乌桓尚扰北边,欲自请击之。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邪!”……这些英雄人物,为唐代诗人们提供了不竭的精神力量。  

  诗词的“穿越”,其实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传承。汉代英雄先国后家的伟大,已经超越时间,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唐代诗人们渴望与汉代英雄们一样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因而他们“穿越”、他们呼唤。这种情结既有强烈的现实感,也有深厚的历史根基,既有叱咤风云的英雄气概,还有浓重的文化情怀。它不会因时光流逝而消磨黯淡,而是历久弥新。

  汉唐之间,相隔百年。古代无通讯工具,但古人之间,却用一种浪漫而深邃的手法,建立了超越时空的情感联系。于是千载之下,诗人轻轻呼唤,别的时空的那些故事,就到眼前来了。这既是一种家国情怀,更是一种文化自信。

责任编辑: 管理员